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殯葬文化在農村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殯葬的重點當屬墓碑,各朝各代農村墓碑的墓碑樣式都比較多,款式都比較經典,可以看到當時的流行元素和雕刻技藝。農村殯葬是一個很嚴肅的事情,都是盡可能的做到最好,所以展現出來的效果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那么農村墓碑一般怎么寫?
農村墓碑主碑板上的文字,由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在碑的正中間,稱之為““中榜””,是用來寫主碑名的,在碑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孫君××大人之墓”。
3.落款。在墓碑這一邊的右下角地方,俗稱為“虎邊”,是用來記錄立碑人的名單,落款需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4.立碑時間。如果左邊的“龍邊”刻滿了有關風水的記錄,則亦把落葬和立碑日期,移到“虎邊”的最下角右邊,刻在立碑人名單的右旁。
其次,合生老是墓葬文化中被保存的比較完整的一個墓碑書寫習慣,合生老有這硬性的規定,包括行數的字和列數都應該遵循合生老的寫法。按照碑文的“合生老”要求:行數和字數都必須“合生老”,列數不過分要求,只是要勁量吻合就行,古人把生,老,病,死,苦分別對應字數和行數的1,2,3,4,5,這樣的意思就是,把病,死,苦這樣不好的東西摒棄,只保留生,老兩種意思。
現代農村墓碑碑文格式還是有一定講究的,需謹慎對待。墓碑都是用來確認逝者身份,讓后人祭奠的,也是促進家族關系融洽的活動,墓碑碑文的書寫需要表明逝者的身份,更需要符合現代墓碑碑文寫法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