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是人類對死者埋葬處所做的一種紀念性的載體,一般以石質材料制成,也有使用木材、金屬材料和其他材料制成。中國古代“墓而不墳”,只在地下掩埋,地表不樹標志。后來逐漸有了地面堆土的墳,又有了墓碑。人去逝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因為墓主人的信息一兩代內尚可記住,三代以后就不清楚了,這時候墓碑碑文的書寫是很關鍵的。
眾所周知,墓碑的右邊俗稱為“虎邊”,在墓碑這一邊的右下角地方,是用來記錄立碑人的名單。有些寫法,如果左邊的“龍邊”刻滿了有關風水的記錄,則亦把落葬和立碑日期,移到“虎邊”的最下角右邊,刻在墓碑立碑人名單的右旁。
墓碑的立碑人主要有3種;一是有關陰宅主人的直系子孫,由子孫或親人立碑。二是如果有關人物沒有子孫而其功績超常,則由組織立碑。三是由親屬立碑。
墓碑的正確寫法中出生年月日和死亡的時間,一般寫在中榜的兩邊,有男左女右之分,也就是死者是男的,那出生和死亡的日期寫在左邊,死者是女的,那出生和死亡的日期寫在右邊,接下來就是本題目的核心問題,就是立碑人,其中包括子女和孫輩家屬成員都要寫上,格式是按照長幼輩分來排序的,要寫在墓碑的虎邊,也就是右邊,后背子女孫輩都要寫上最后就是立碑的時間也要寫上,寫的位置在虎邊也就是右邊位置。
總的來說立碑還是很有講究的,從墓碑的大小以及材質還有撰寫的格式和內容都是有一整套規矩流傳下來。現代墓碑碑文的格式和內容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因為這些都是按照傳統文化來進行,所以格式內容幾乎都差不多,不會有太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