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祭祖的四大節日是除夕、清明節、盂蘭盆節和重陽節,很多人在這幾個節日里給逝者修墳立碑,重陽節臨近國慶節,這時外出工作的人也容易安排時間與親人一起立碑掃墓祭祖。立碑其實目的是為了雕刻碑文,古語有云:“有碑須有文,文與碑合二為一”,所以碑文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那墓碑標準寫法有沒有固定模板呢?
墓碑標準寫法主要分兩個部分,主碑上逝者的信息再來是墓志銘。主碑碑文主要由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林君××大人之墓”,落款寫明立碑人與逝者的關系姓名。墓志銘一般寫在藝術墓碑主碑的背面,常常由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標題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種名組成。如《柳子厚墓志銘》。一般墓志銘正文內容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要簡單介紹死者的主要生平經歷;二是要評價死者主要的成就業績及其社會價值;三是要寫出立碑的意義,同時對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落款注明立碑的單位名稱、撰文者姓名,同時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銘立碑單位名稱或撰文者個人姓名已寫在標題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總的來說,現代墓碑墓碑占地面積在1平方內,墓碑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墓碑怎樣寫碑文不用太煩惱,碑文可以根據不用款型的墓碑來書寫,根據以往的碑文格式來寫,字體上會有縮小,但是也是符合丁蘭尺上的尺寸,代表了生者對逝者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