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墓碑變化比較大的浮動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整體審美水平的提高,現代墓碑需求的增加,使得人們對墓碑本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立碑過程中現代墓碑寫法是很多人都頭疼的地方,畢竟受傳統觀念影響,人們對死亡是非常忌諱的,活著的時候很少了解這方面的文化,所以忽然面對家人的離世,很多地方怕考慮的不夠周全,今天來講講現代墓碑碑文寫法有什么講究。
眾所周知,墓碑的右邊俗稱為“虎邊”,在墓碑這一邊的右下角地方,是用來記錄立碑人的名單。有些作法,如果左邊的“龍邊”刻滿了有關風水的記錄,則亦把落葬和立碑日期,移到“虎邊”的最下角右邊,刻在立碑人名單的右旁。
墓碑立碑人的寫法主要有3種;一是有關陰宅主人的直系子孫,由子孫或親人立碑。二是如果有關人物沒有子孫而其功績超常,則由組織立碑。三是由親屬立碑。第1種由子孫立碑,“中榜”當然就可以用“顯考”或“顯祖考”的名稱去稱呼墓中人,以表明死者與活人的祖屬關系。葬立碑。如果墓碑的右方是死者后代的姓名,則必須按輩份又按男先女后的秩序排行。格式上的第一行為第一代后代;排法男左女右,男女分別,如果位置不夠,則男排上端 一行,而女接右下端第二行;第二代亦按此格式在第一代的下一行排列。如有第三代或第四代,也以此類推計算。每行文字,是年長者排在最右端。
不管立碑的是子孫或長輩,墓碑的規格是把立碑人的名號都列在右下角。這里遵循了一條“左尊右卑”,“死者為大”的傳統觀念。 再來,墓碑碑文字數是有一定講究的,“中榜”的字行在碑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傳統的刻碑以為其字數涉及吉兇,馬虎不得。對碑文吉兇的判斷主要是以中榜的這行為根據。中榜文字的總字數要合乎“生、老、病、死、苦”五字,以“生”與“老”為法則。
總的來說,墓碑碑文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居中的正文部分,左側的立碑人,立碑時間和右側的生卒日期組成,都是有著特定的基本格式,照著碑文模板刻寫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