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是為死者立墓時所刻的石碑,是寄托對逝者思念的一個載體。長命百歲是每個人的希冀,但是人終究是擺脫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定律,墓碑碑文的書寫規范也在很大程度上表達了人們對逝者的敬意與緬懷之情。今天來講講父親碑文上立碑人一般寫幾代人?
傳統墓碑碑文
墓碑碑文的書寫是比較慎重的,從眾多父親碑文模板中可以看出主碑碑文主要由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林君××大人之墓”,落款寫明立碑人與逝者的關系姓名。墓碑的立碑人主要有3種;一是有關陰宅主人的直系子孫,由子孫或親人立碑。二是如果有關人物沒有子孫而其功績超常,則由組織立碑。三是由親屬立碑。墓碑是傳統文化,現代墓碑的大小有限制,所以盡可能寫少一點,具體立碑刻幾代子孫要家族的人一起商量,這樣會讓墓碑不那么雜亂。最好子女,孫輩一定要寫,女婿,媳婦,曾孫和玄孫輩分依據墓碑大小而定。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一旦寫媳婦,那么所有的媳婦都要寫上,不可只寫一部分,這樣會出現兄弟蕭墻的情況。
石雕墓碑碑文
總的來說,立碑人一般寫幾代人的問題其實不用太糾結,直系血親都寫上,以表明墓主人后代人丁旺盛,種系延綿不絕,生者對逝者的美好祝福都體現在墓碑碑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