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前到現在全國各大地方的墳墓墓碑,特別是民間墓的墓碑,一般都是傳統墓碑。墓碑碑文的寫法,根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習俗,墓碑碑文都各不相同。國家單位建立的公墓,和民間私人建立的墓碑也有所不同?,F在就講一下民間墓碑碑文的寫法是如何的。
寫碑文有一個“合生老”的要求,就是行數和字數都必須“合生老”,列數不作要求,能合的話盡量合。所謂的“合生老”的意思就是按照“1、2、3、4、5、6、7、8、9、10等”對應“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我們會發現凡事帶1、2、6、7的數字都是“合生老”,其他就不“合生老”。就是說我們要按照“合生老”對應的數字之一才行。
墓碑碑文的寫法,要根據需要把各個部分的內容寫好,然后分別數每個部分的行數、字數和總字數,如果有不符合“合生老”的,就要進行遞增調整。主體碑文的寫法就是,用大號的字體寫在墓碑中間,如父親稱考、顯考,母親稱妣、顯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內容一般是:祖考某公某某墓(對祖父),祖妣某母某氏墓(對祖母)等。
立碑的時間寫法有三種:有的只寫公歷,有的只寫農歷,有的是農歷加公歷。用小號的字體在墓碑的右邊上寫:公元xxxx年x月x日;農歷歲次xx年xx月xx日
子孫名稱的寫法:子孫名稱,如果父輩墳墓,一般包括所有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等,如果是祖輩以上的墳墓,有的還有曾孫、玄孫等。由于人數太多,墓碑位置不夠寫,寫得太小也看不清,因此就需要根據人數的多少來確定具體寫的人員范圍,一般是從主持立碑的人員輩分寫起,最好不超過二十字,否則就太擁擠了。子孫名稱用小號字體寫在墓碑的左邊,第一行寫“孝”字,第二行寫“男”字,第三行寫兒子所屬字輩,第四行寫兒子輩名稱,按年齡大小從右到左排列,只寫名不寫姓,如果第四行位置不夠的,可繼續排第五、第六行。依次再寫孫子輩、曾孫。
生平簡歷的寫法:主要是寫其生卒時間地點(生卒時間的寫法:單人墓碑寫成一列,雙人墓寫成兩列,字數要符合“合生老”才行。如果不符合須加調整。)主要經歷的職業,擔任過的職務,取得的成就,做到的貢獻等。語言要求要精練,用詞恰當,短小精悍
墓志銘的寫法:主要是對其生平事跡進行歌頌性或韻文的歸納和總結,必須朗朗上口、通順押韻、可讀可唱。格式仍然是豎排,從右至左,可以分二三列,不用標點,每列的字數必須“合生老”,一般只用于生前比較有影響的官員、作家、詩人、專家、學者、藝術家、慈善家、企業家、歌唱家、影視英雄人物、勞動模范等。